来源:今日华夏时间:2025-07-08 16:17:13作者:金仲兵
一、莫忽视更大危机,“批评教育”和客货撞车事故
1、2025年7月2日晚,沪昆铁路上的K1373次客车与另一辆货车相撞,客车脱轨,在浙江金华停车3小时,乘客被困高温缺氧的车厢内,几番争取开窗开车未果,一黑衣瘦高小伙按乘客安全规范,开始用破窗锤自救。
2、在破窗通风舆情之外,更需关注后来被带走“批评教育”的破窗小伙。
在此过程中具体发生什么,无人可知,此时是否安然,无人可知。
提示那些英雄身后的受惠者们,与英雄同在!还有执法者,莫让英雄成罪犯!
3、另外,这是一起有惊无险的客货车相撞事件,想想都后怕!
据称,是因为对向货车司机心不在焉所致。虽然没有生命损失,但机头财产损失也不小,况且如此下去,过了初一过不了十五,谁敢保下一次事故发生在什么时间、谁的头上?
不能心存侥幸,更不能靠侥幸活着。
二、一边倒的舆情,凸显庙堂媒体的冷漠
据“1号时务局”07月07日“他们试图反扑民众质疑!刚刚,被曝光了…...”的文章:面对民众质疑,他们不仅不道歉,反而被曝出组织御用“枪手”反击民意。
其中,以《中国网》的破窗不是“自救壮举”,“情绪脱轨”更不能没有底线的文章最为典型。
文章认为:不是值得欢呼的“义举”,更是对公共安全底线的一次粗暴跌踏,对法律秩序与集体安危的短视、漠视。这种舆论倾向看似充满所谓“人文关怀”,实则模糊了法治底线,消解了公共秩序......
还有伙伴文:《破窗非壮举,守规方为真担当》、《砸窗非“英雄之举”,守“序”方为安》。
据本人经验,虽为实名作者,但题目格式、风格如出一辙,有“顺势”看流水席之感。加之,某段写的是K字头绿皮快车,另一段却说是高铁车厢,具有浓烈的AI工业智障风。
可以肯定出自一人之手,属“一”家之言。
结合事实和法律法规可见,虽然国网高居庙堂,但毫无人性且一派胡言!——如果当时的破窗不是自救,那坐以待毙才算?
当然,和那个车厢安全员一样的AI机器人文章讲理,是自降人格的。
三、秩序与生命,害怕“破了那扇窗”?
虽然官民各执一词,但在一边倒的舆情面前,有人还是震惊躁动不安了,于是千君一面的格式文批量出台,意欲平衡、兑冲舆情,试图力挽本已将倾的价值危机。
——放在2022年末,大概曾经就是这种叙事霸权。对其而言,那件事情和这件事情是一脉相承的,共通之处就是“宁死不舍”的秩序!
本次,国网的补锅行为虽然及时,但其反智、反人类言论太赤过裸裸、太无视民智和民意,太罔顾民生了,翻车成为众矢之的,并不意外。
显然,他们也明白一个道理:破窗既是瞬间事实,也是时代隐喻,祛魅了霸权叙事,投射出不服从,如果再被“好事者”拿去做了典型,进而启示众生的话,那扇坚固、黑暗且无形的窗户一旦破损,或将带来无法控制的“破窗效应”,这是最可怕的。
二〇二五年七月七日星期一
为保证今日华夏网互动言论平台之合法,请勿使用本平台发布如下类型信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宜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以非法民间组织名义活动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1、凡本网注明“来源: XXX (非今日华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赞同其观点,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本网邮箱: rmzg.ok@163.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