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农网时间:2022-11-02 11:41:52作者:李关记 王冕
霜降节令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迤萨镇曼赛村豇豆种植基地,一簇簇细长嫩绿的豇豆犹如风铃随风而荡,碰撞间敲响了丰收的乐章。
早上6点,天还没亮,白玉章和两个儿子便开始在曼赛村的蔬菜交易点忙碌,为一天的蔬菜收购工作提前做好准备。天空泛起鱼肚白,菜农陆续挑着刚摘的豇豆、辣椒向蔬菜交易点赶来。
白玉章(左一)向村民收购豇豆。 李关记 摄
“他帮我们找到了蔬菜的销路,现在不用出门就能把菜卖掉。”提起白玉章,隔壁曼方村菜农杨永光竖起了大拇指。
前些年,杨永光家的小儿子考上了大学,本来是件大喜事,但杨永光却因为孩子的学费犯起了难,一筹莫展之际,听说了白玉章家帮菜农销售蔬菜的事,便主动联系上白玉章,也因此解决了家里的困境。
今年57岁的白玉章,凭着过硬的种植技术、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及敏锐的市场研判触觉成为了曼赛村的蔬菜“经纪人”。
以前白玉章一家四口人的生计全靠几亩田地种植蔬菜,彼时由于曼赛村交通不便,白玉章的菜常常因为不能及时卖出去而烂在地里。
2007年,白玉章向亲戚朋友借了两万元钱,在村里开起了一个杂货店,虽然距离县城路程远,但红河县烟草专卖局的客户经理隔三差五就来拜访,传授经营技巧,杂货店的生意也日益红火,一家人的生活也有了保障。
在曼赛村,开杂货店的只有白玉章一家。杂货店开起来后,白玉章时不时地会将自家种植的蔬菜放在杂货店里售卖,基本解决了自家蔬菜滞销的问题。
很多村里的老人来询问是否可以帮他们寄卖蔬菜,因为全家人都是农民,白玉章深知他们的辛苦和不易,便答应了。
渐渐地,来寄卖蔬菜的村民越来越多,不仅自家的蔬菜卖不出去,还影响了杂货店的正常经营。
于是白玉章便让妻子专心经营店铺,自己带着村民们的蔬菜到县城推销,凭着较好的蔬菜品质,在市场上为曼赛村的蔬菜争得一席之地,还认识了一些外地的菜商。
白玉章到豇豆种植基地查看生长情况。李关记 摄
此后,白玉章只需要前一天向菜商确认好需求,再挨家挨户打电话给菜农,第二天一早,这些菜农就会把准备好的蔬菜送到蔬菜临时交易点,等候外地客商收购。
2019年下半年开始,红河县市场的辣椒持续上涨,供不应求,为了抢占商机,白玉章答应周边村民大量收购。
眼看这次能带着大家赚上一笔,没想到却暴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原先的销售渠道受阻,辣椒的价格也持续下跌,之前的计划都落了空。在这种情况下,白玉章还是按照承诺收购,哪怕亏了几万元。
“大家相信我,我就不能让大家失望,带着大家一起致富,我自己也高兴。”白玉章说。现在,他固定向附近几个村子收购蔬菜,每年通过他销售的蔬菜达600余吨,常年向他出售蔬菜的40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1.5万元左右。
作者:李关记 王冕
为保证今日华夏网互动言论平台之合法,请勿使用本平台发布如下类型信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宜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以非法民间组织名义活动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1、凡本网注明“来源: XXX (非今日华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赞同其观点,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本网邮箱: rmzg.ok@163.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