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风>

你所不知道的酒文化:划拳的那些事

来源:今日头条时间:2017-04-01 11:13:36作者:闲话烟雨

 学会划拳是到农村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结果。

晋西北农村穷,但遇到红白喜事却从不马虎,一盆山药蛋也能做出七、八道菜来。没有鱼就在盘中放一条木头刻的鱼,上面淋上勺浆汤,下面铺着切成薄片的山药蛋,起个吉祥名:鱼在水中游。农村人会过日子,看着一大盆红烧肉,红灿灿油光光那般的诱人,其实就是表面一层,下面是白萝卜山药蛋。炸丸子也分晕素两种,主桌上摆的是盘小丸子那是肉丸子,其它桌上是海碗堆尖,上面薄薄一层摆的是像樱桃似的肉丸子,下面全是萝卜酸菜土豆粉捏的素丸子。最实惠的是红烧粉条子,端上来都是用“盔子”,北京人称那东西为黑瓷盆,两三厘米宽的山药蛋粉做的粉条地道,多少年后想起那些一提足有一尺多长的又筋头又有味道的纯粉条还牙缝滋滋地冒馋水。

你所不知道的酒文化:划拳的那些事

最开眼的是划拳,划拳是酒席上的最后一台戏,刚开始上菜时,人人都饿得眼里冒火喉咙里恨不能伸出一双筷子,谁的嘴都不够使唤,谁还顾得上划拳?“硬菜”过去以后,连汤带卤带菜,吃得微微冒汗,这个时候才是划拳的开始。名曰:鼓腹而歌。

农村的白席红宴都是摆在院子里,气派讲究的一摆摆一院,一摆摆一街。不怕你嗓门高、调子尖、声音脆,四野天地而歌。酒大都是县里小酒厂土法酿的烧酒。一般都会在买回的酒里兑些井水,没有人会计较这些,这是那个时代的潜规则,否则酒到三巡而枯,那才是失礼没面子的大事。

你所不知道的酒文化:划拳的那些事

我们围在旁边看,看得津津乐道,看到高兴之处拍着大腿高声叫好,像看京剧看到台上的名角一个亮相一个高腔赢得满场的“碰头彩”!

晋西北农村的酒盅不大,五盅一两酒,掺了不少井水的烧酒顶多20多度,两个对阵的饮者“门”前先“立”三盅,酒要斟满,溢出酒盅。两人见面,先叫板,一摆手即上阵。叫阵的开门词唱得漂亮:高高山上一头牛,两个犄角一个头,四个蹄子分八瓣,尾巴长在腚后头。

你所不知道的酒文化:划拳的那些事

高亢,苍凉,激动,飘逸……两个人的声音和谐押韵,扣得紧又分得清。难在不光有嘴功,还必须五观配合,手腰并动,手之舞之,歌之导之,两个人的动作一模一样,只是分左右不同。唱高高山上一头牛,两个人同时把右手的四指攥拢大拇指竖起,拳对拳,指对指;又唱:两个犄角一个头,两个人同时把左右两手竖在左右两耳旁,唱到一个头时又把左右手同时攥成拳竖起拇指讲究拳对拳指对指;又唱四个蹄子分八瓣,左右两手一变分别扬起作四指状,唱到分八瓣时双手齐作八状;又唱尾巴长在腚后头,两手回收夹腰提臀挺胸昂头,挟腰要左右摇两摇。

真美,真歌舞也!两个粗壮的汉子,面对面,眼瞪眼,张开大嘴像在黄土高坡上唱信天游,毫无顾忌地吼,一种真情的发泄,一种带有野性的张狂。他和唱民歌还不一样,两人谁都想赢,一种男性胜出的渴望,然后才是五魁手啊,六六顺啊,三结义啊,银河会啊……

你所不知道的酒文化:划拳的那些事

那年我去东北采访,在一老酒店里遇见几位东北老客,正有滋有味,有腔有调地在划着拳,喝着东北小烧,规矩似乎是“祖国山河一片红”,每个人面前摆三满盅酒,那酒杯够个儿,一杯足有一两二,东北小烧一般都是56度,一点火一片蓝色的火焰。因为是在酒馆里,唱酒歌的声音不大,不吼,男中低音,东北味山东腔,划起拳来别有一番滋味:“上有天,下有地,左有哥哥右有弟,中间摆上那酒一具。叫你喝,你不喝,请你喝你不喝,伸出手来你就得喝……”唱得美,比划得也美。

你所不知道的酒文化:划拳的那些事

唱上有天时,两个人把拇指翘对高高指天,两个人四只眼都向上看着房梁;唱下有地,两人同时把大拇手指翻滚,拇指向下指两人同时低头往地下看;又唱:左有哥哥右有弟,手形不变,拇指同时指左,脸左摆眼左望;唱到右有弟手又变为右指,脸右转眼右望;又唱:中间摆着酒一具,二人同时翻手手掌向上手背向下指着摆在酒桌上的酒;又唱:叫你喝你不喝,右手立掌同时左右摆作拒绝状,请你喝你不喝依然重复刚才的动作;又唱伸出手来你就得喝,两人以目示意,攥拳相碰,代表行了礼,这就开始吆五喝六的开划。

当然也有开门见山即奔主题的,那也要先约定“碰头好”,是一个好还是两个好?如定下一个好,两人先抱拳相礼或拉手示礼,然后年龄小的喊一声“老哥你好啊——”年龄长的也要同时喊出来“老弟你好啊——”这就开始划起拳来了。

你所不知道的酒文化:划拳的那些事

我曾在青海湖边见到几位当地的老乡,野炊划拳,那才叫真正的唱,像西北人立在塬上唱“兰花花”。对面盘腿而坐,酒杯斟满,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咧开大嘴唱起来:一个哟哟尕老汉哟哟哎,七呀七十七哟——,两人先翘起拇指过顶,然后两手拇指食指中指捏成七状,分左右对应。又唱:七十七的老汉汉哟哟颤微微……,唱到颤微微两人把右手都轻轻地摆动像微微起波的水。接着唱:过了十年哟哟尕老汉汉啊八十八十七哟,唱到十年两人平立手掌,叉开十指,用力往前推,但两人掌不碰掌,唱到八十七时一手作八状,一手作七型,一点不能错,错即输了。接着唱:还是颤微微哟,颤微微哟,两手同时再作波浪状。极美,极韵,沦桑的烟酒嗓,浑厚的青海风味,古朴的韵调拉腔,火爆爆的男人野性。那才叫文化,叫艺术,叫原汁原味的原生态,那才叫酒不醉人人自醉,醉得还深哩。

划拳也有规矩。输拳必喝,先喝后划, “酒不下肚拳不上路”。如果是两人划,一般三杯酒为一单元,如果连赢三拳,输家要喝三杯,但拳场上的规矩是“干三不过”,不能叫输家自己满饮三杯,输拳不输酒,这时赢家要主动端酒陪一杯,输家要把两根筷子并齐用筷子头在桌面上磕一下,表示谢礼。

拳场上的规矩是“拳打胜家”,你赢了,输的这一方就没有资格和你再划了,别人再上,很像现在比赛场的淘汰赛。如果是“打通关”就不一样了,一般酒桌上的高手要端着酒壶,一位一位地划,一位一位地赢,要把全桌人都划遍,又称“打圈”。没点功夫是打不下来的。

你所不知道的酒文化:划拳的那些事

划拳出拳的规矩似乎全国一盘棋,没有人做过硬性规定,但天南地北的酒客坐到一起,会划拳的伸手必成规矩。

只要你出拳不喊“宝一对”,即拳对拳,都要挺直拇指。无论喊几出几都离不开拇指,拳场上的术语叫大旗不倒。如果你喊“三结义”、“三桃园”,而伸出的是无名指、小拇指、中指,俗称“边三”,五指中靠边上的三指,那就很幼稚了,行家会笑话你,周围看拳的人也会笑话你。但如果你喊哥俩好,却亮出了八字状,立起拇指伸平食指作手枪状,是划拳中的忌手,要被罚一杯,对人不礼貌。

你所不知道的酒文化:划拳的那些事

划拳的大忌是出“黑拳”,“出黑拳”一般是要罚酒的,划拳中出三次“黑拳”人家就会“跳”过你去,和别人划不带你玩了。“黑拳”就是喊少出多,像打麻将中的相公。你喊四进财啊,却伸出五指来,这就是“黑拳”,失水准。初学划拳的人一般都喊一水的五魁手,因为你无论伸几个指头都不会成“黑拳”。不犯规。但高手坐在一起,喝的是七十六度的衡水老白干或七十度的山东琅琊台,七十三度的吉林闷倒驴,那就不一样了,高手过招,一拳是一拳,一杯是一杯,定下的规矩就刻薄得多了。

“免魁去宝不请全”,就是说在十个数字中不许出5、0、10,这样碰击的概率就更高了,难度就更大了。如果两个人喊的是同一个数,出的指头之和又恰恰相符,拳场上叫“喜相逢”,两人端杯互敬互饮。当然也有“江湖乱道”的没规没矩,十个数都可以出,“喜相逢”也不对饮,另起一行再来。

你所不知道的酒文化:划拳的那些事

划拳讲究心明眼快,心灵手巧,缺一不可。眼不快不准不行,划快拳的出拳如击鼓。五指伸曲有度,变化无穷,你稍稍一慢一走眼,赢的拳早已云飞天外,子虚乌有。“捉”要“捉”得准,划到“八匹马啊”突然停了,对方还想继续划,人家晃着手不言不语,拳能说话。煮熟的鸭子才飞不走。老手欺负新手,你好不容易赢了一拳,他一快一晃就溜了,你没“捉”住才使到手的胜利化为乌有。熟能生巧。我有位朋友,也是在基层工作时学会的划拳,出拳一左一右,两手对两人,且风格不同,左拳是柔拳,一水的兰花指,京剧中的青衣手指;右拳是刚拳,一水的重拳直指,京剧中的铜锤花脸。一心二用,还是常胜将军。

划拳的历史倒底有多长?起始于何年何代?文字尚未有记载。现在有史可查的是西汉时这种酒席上斗智斗勇的游戏就有了。汉武帝是位玩家,善饮,那时酒席间的饮酒游戏叫投壶,投壶从春秋时代就开始了。西汉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本来就是高阳一酒徒,嗜饮且能喝大酒。据我考证,高皇帝在席前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就是一首酒歌,一首行酒令歌。那些曾经和高皇帝一块玩的沛县百姓, 酒酣之时,赤臂上阵,出拳猜枚,赌胜负为喝。

你所不知道的酒文化:划拳的那些事

到汉武帝时,投壶已经十分普及,离酒席5—9尺远,至一青铜壶,形象地说,那壶看上去极像老北京王爷贝勒爷家中的高膛大肚细脖的铜痰筒,不同的是投壶壶脖两侧有耳。投壶的人一次拿四支去了镞的箭或者是粗细相当的荆条,投进壶的为赢,投不进的罚酒,但礼仪搞得过于隆重,要有乐队奏乐,要分主宾列席,站在投壶边上还要有裁判,还要有专门的计算器,有专人计算,计算也繁杂,都投中或都未投中,投不中要测离壶的远近等等。那时皇室显贵把酒会称为“嘉会之好”。乐曲声中开始敬酒,然后就是投壶一博,汉武帝时有一叫王胡的人投壶百发百中。

你所不知道的酒文化:划拳的那些事

西晋时石崇家有一伎女,能隔着一架屏风投壶亦能百发百中。还有位投壶高手闭眼“瞎”投,竟能凡投必中。投壶这种酒席的游戏何时渐行渐亡不得而知,大凡太繁琐太铺张太阳春白雪了其行难远。

西汉时还流行划拳的“射复”。说白了就是猜谜,以后到唐、明、清越来越复杂,终于难流行到今天。汉武帝也沉溺于射复,酒席间汉武帝的内侍东方朔常和郭舍人玩射复。郭舍人先“复”:“客来东方,歌讴且行,不从门入,逾我垣墙。游戏中庭,上入殿堂,击之拍拍,死者攘攘。格斗而死,主人被创。是何物也?”东方朔“射”:“长喙细身,昼匿夜行,嗜肉恶烟,掌所拍扪,名之曰蚊。”

你所不知道的酒文化:划拳的那些事

“射复”太高雅了,象牙塔中的玩艺。但到唐不衰,说明那个时代士大夫玩得是深沉。唐代大诗人李商隐也喜欢玩这种游戏:“分曹射复蜡烛红”。一玩玩大半夜,瘾头不小。但玩“射复”的圈子会越来越小。

北宋四大名家拳划得也好,酒令行得也深奥。苏轼、秦观、黄庭坚、佛印和尚,那酒令行的起句要一种花,这种花还要落地无声,次句要引出一个与这种花有关系的古人,第三句这个古人又引出另一位古人,而且还要前古人问后古人一种事,后古人要用唐诗作答。苏轼起头:“雪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白起,白起问廉颇:为何不养鹅?廉颇答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秦观接着行:“笔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管仲,管仲问鲍叔:如何不种竹?鲍叔答曰:只须三两根,清风自然足。”黄庭坚又行:“炷花落地无声,抬头见孔子,孔子问颜回,因何不种梅?颜回答曰: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佛印禅师最后行:“天花落地无声,抬头见宝光,宝光问维摩:斋事近何如?维摩答曰:遇客头如鳖,逢僧项似鹅。”大家到底是大家。

你所不知道的酒文化:划拳的那些事

曹雪芹先生是高手,《红楼梦》中有不止一场射复的场面,写的热闹但看着清冷谁会啊?谁有资格玩那酒令?曹雪芹的那段射复的文字不长倒不妨抄录下来看看我们谁还敢喝酒?轮到探春了,探春便复了一个“人”字,宝钗笑道:“这个‘人’字泛得很。”探春笑道:“添一字,两得一射也不泛了。”说着,便又说了一个“窗”字,宝钗一想,因见席上有鸡,便射着他是用“鸡窗”“鸡人”二典了,因射了一个“埘”字。探春知他射着,用了『鸡栖于埘』的典, 二人一笑,各饮一口门杯。

再看看史湘云的“令”,更是好生了得:“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有的话,共总成一句话;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请看黛玉是怎样说的:“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只折脚雁,叫的人九回肠,这是鸿雁来宾。”黛玉又拈了一个榛穰,说酒底道: 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

你所不知道的酒文化:划拳的那些事

这真真是不让人喝酒了,就是坐一圈文字博士博导玩起这种射复行起这种酒令恐怕也是寸步难行。当然曹雪芹先生也说:“湘云等不得,早和宝玉‘三’‘五’乱叫划起拳来。那边尤氏和鸳鸯隔着席也‘七’‘八’乱叫划起来。”曹大师也说得直白,“一国两制”,有玩高雅深沉深奥的,也有玩大众的直白简约的。就连大观园内的小姐们都会划拳且热衷于划拳划得入情入戏极上劲热闹,更不用说一般闾闫街舍了。

我猜想曹大师肯定不懂不玩或当时不屑一玩划拳,但细想似乎也不是,宝玉会划拳啊,且瘾大啊,划起来上劲啊,赢啊输啊的从不赖酒。罚则必喝,但曹大师又显然外行,把划拳称为“乱叫”。划拳是博智博勇,类似两军对垒,是有个谁压倒谁的气势,但绝非乱喊,乱喊的不是不会玩就是喝高了,曹雪芹不懂划拳的门道,一个乱字好生了得,暴露了他不懂“下里巴人”啊。

俗语:酒逢知己千杯少。是一种夸张,喝酒划拳可以把酒劲喊出来唱出来,又可以放慢饮酒的节奏,抒发感情,恢复卸了妆的自然。偶尔碰上划拳的场合,总要饶有兴趣地听听:“高高山上一头牛,两个犄角一个头……”美、感觉真美……

为保证今日华夏网互动言论平台之合法,请勿使用本平台发布如下类型信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宜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以非法民间组织名义活动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 XXX (非今日华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赞同其观点,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本网邮箱: rmzg.ok@163. com

推荐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