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故事>

家庭,是一切教养的起点

来源:中国妇女网 时间:2022-10-10 09:52:12作者: 张惠娟

    2019年9月1日,即将迈入人生不惑之年的我,幸福地成为了二孩妈妈。望着襁褓中的二宝和即将小升初的大宝,我感慨万千:作为家长,我们要担起怎样的责任,才能助力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幸福地远航?


    关于家长的责任,新颁布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是这样描述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责任”二字,用文字描述起来很简单,但若真实地渗透在充满烟火气的教育成长中却并非易事。在养育了两个孩子之后,我对此有了更深的体验——家庭是人生启航的地方,也决定了一个孩子的品格。家庭教育是“做人”的教育,家长的毕生“作业”是让孩子拥有一颗善良而强大的内心。


家庭是最好的早教机构,在日常生活中科学育儿。在0-3岁这个人生发展的黄金期,孩子需要的是从充满爱意的家庭中获得持续优质的看护,让孩子有一个准备充分的大脑,为未来发展奠基。


   十多年前,在大儿子的早期教育阶段,我的职业生涯也刚刚起步,经济上也不宽裕。为了全身心做好工作,我将带孩子的主要任务交给了老人。后来我才发现,隔代教养有利也有弊。比如,大多数老人怕孩子磕着碰着、容易溺爱,导致孩子的运动量较少。为了兼顾事业和孩子的早期教育,我提前给老人“备课”:平时多给孩子读儿歌、讲故事,远离电视;多带孩子户外活动晒太阳、活动……


二宝尚未出生时,早教机构的广告就塞到我家门缝里。二宝1岁半时,我带他上了一节体验课。我发现,早教机构的理念很好,但老师很难“看到”每个孩子,且一周一节课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我也发现,很多妈妈将孩子扔给老师,自己在一边看手机……培养和发现孩子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好奇、探索、乐于学习的动机,使孩子充分享受成长的乐趣,这是家长的责任。其实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早教资源。比如,春天挖沙子,夏天用水做实验,秋天制作落叶画,冬天阳光下踩影子……而这种全天候的密切互动,既能增进促进孩子的大动作、精细动作及协调性,更为关键的是孩子与家长建立了更紧密的情感联结,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也是一周一节的早教课上所不能给与的。


    种种体验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最好的早教机构是家,最负责的早教老师是妈妈。在早期的家庭教养中,妈妈要作为主力军,其他成员发挥有力的辅助力量,家庭成员在协商中达成共识,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丰富的锻炼机会。


    家庭是最好的美育课堂,言传身教给孩子培植真善美的价值观。父母给孩子一生最大的礼物,其实是通过日常生活细节,让孩子拥有善良的心、正直的品格、丰富的情感,让他能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我小时候,每逢过节包饺子,妈妈总让我先给邻居孤寡老人送去一碗。我出门时,她总不忘说一句“要双手捧着给……”妈妈说这是受姥姥影响。妈妈有姐妹十个,她小时候家里生活十分困难,但姥姥还能将紧缺的饭食分给上门行乞的路人。妈妈说,姥姥不识字,但为人心善正直,在方圆十里人缘最好,颇受人敬重,她一生话不多,但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大写的真善美。


    在物质条件丰盈的今天,家长如何给孩子的心田种下真善美的种子?首先要让孩子敬畏自然、尊重万物生灵。身居闹市的我们,一定要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带孩子多接触大自然。让孩子在山间徒步、野餐时,或者在静静地欣赏落日云霞中,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变换中,去见证、欣赏、体悟大自然的美。在欣赏美好、体验美好的过程中,孩子的内心也一定会生发美好,并会去维护这样的美好。另外,营造彼此尊重的家庭文化,让孩子尊重家庭中的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的努力与付出,让孩子多参与家庭建设。我发现,当孩子被温柔以待时,他们也更容易用同样的爱与尊重来回应周边的人。我家二宝出生后,为了让哥哥“见证”一个小生命的成长,加深兄弟俩的感情,我会抓住契机让哥哥“参与”弟弟的成长。比如,给弟弟换尿不湿、读绘本、唱儿歌。周末,阳光好时,哥哥也喜欢推着弟弟在小区晒太阳,邻居见了都夸“这个哥哥真好!能帮妈妈带孩子。”面对大家的夸赞,哥哥就感觉特别有成就感。有一天,他摸着弟弟的小脚丫对我们说:“妈妈,有个弟弟真好,让我有机会‘穿越到了过去’,看到了我的成长路程……”让我感动的是,当一个男孩子的内心荡起这样柔软的情感,我想他生活中对同学朋友也不会太差,走上社会和人相处中也会有责任和担当意识,这是写多少作业都替代不了的。


    了解并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做成长型家长。前不久,我重读了卢梭的《爱弥儿》,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印象深刻:“大自然是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这段话,让我对儿童、对生命、对人生又有了深刻的思考。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我们不能光看眼前的小利益,要为孩子一生的发展而“计深远”。


    在大宝的教育上,我也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曾被“起跑线”的观点而裹挟过;也为“小升初”的压力而焦虑过。我清晰地记得,在儿子小学三年级时,周边很多家长都开始为“小升初”而做准备了。很多孩子甚至报了7、8个培训班。“要不要学奥数?”那段时间,我们也曾担心少一样东西孩子在竞争中“有所缺失”。后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学奥数,家长不能用成人社会的功利思维去占用孩子的宝贵时间,从而牺牲孩子的兴趣爱好。而且我也发现很多孩子大把的时间都浪费在培训班接送的路上,饭都吃不好。经过观察聊天,我们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在手工探索,于是我们没“盲从”而是尊重了孩子的选择。他小学阶段的周末的时间大都花在了看书、运动、逛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上。我们甚至在阳台上为他开辟了“木工坊”,供他学习之余去创造、甚至发呆。我清晰地记得,在二宝还没出生时,他就为弟弟做了一架小飞机,要作为送给弟弟的见面礼。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我看来,这个“课堂”不能“内卷式鸡娃”,也不能“躺平放养”;这个老师,不能“盲目攀比”,也不能“放任不管”,而要客观理性地面对他接受他、尊重他帮助他。


    我相信,为人父母将一个个小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内心都蕴藏了无限的美好。大多数父母都想将最好的给孩子,大部分的父母也在努力地做到最好。但是,育儿是一项要求非常高的持续性工作。伴随着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每个孩子自身的特点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教育也在不断地变化,挑战也在增加。但并不是每个家长都是家庭教育专家,但我们在家庭中要做“学习的先行者”,了解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特点,掌握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尊重生命的内在成长规律。


    最后,分享经典儿童作品《小王子》中的一段话——


    “人们已经忘了这个事实,”狐狸说道,“但是你不能忘记。你自己培养的东西,你要负责到底。你要对你的花朵负责……”


    “我对我的花朵负责。”小王子重复说道,这样他就永远不好忘记。


    这段话经常在我心头回响,也时刻唤醒我做妈妈的责任。


    是呀,每位家长都是种花的人。既然我们都怀着满腔的爱意,种下了这棵花树,就要“对花朵负责到底”。然而,“对花负责”,光有一腔热爱是不够的,甚至蛮爱、溺爱还会起反作用,我们要做的是做个“专业的浇花人”,跟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学习,发现问题及时求解,将我们本能的爱变成有力量的指导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关爱与营养的成长环境,给每朵“花”以滋养,让他们都能以属于自己最美的姿态绽放。


(作者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记者编辑)

为保证今日华夏网互动言论平台之合法,请勿使用本平台发布如下类型信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宜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以非法民间组织名义活动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网站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 XXX (非今日华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赞同其观点,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本网邮箱: rmzg.ok@163. com

推荐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