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2022-06-16 10:53:28作者: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曹丽 孔月兰 通讯员 程明明)邹城市大束镇钓鱼台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建,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和香菇种植,仅用三年时间,原来的落后村发生“蝶变”,成为省级美丽乡村。2021年,朱玉建被评为“济宁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眼下正是踏青好时节,来钓鱼台村游玩、垂钓的游客明显增多,“农家乐”的生意也红火起来。“节假日每天收入能超过一万多元,自家的生活也提高了,还重盖的房子。”邹城市大束镇钓鱼台村“农家乐”经营户蒋庆云说。
如今环境优美、村民富裕的钓鱼台村,3年前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落后村。2019年,在外经商的朱玉建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上任之初,通过入户走访,他决定首先整治村民反映强烈的人居环境问题。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长期无人治理的河道变宽了,河水也变清了。朱玉建在河两岸打造出40个钓台100个钓位,发展垂钓游,仅此一项,每年能给村集体带来20多万元收入。
随后,朱玉建抓住大束镇打造“蘑菇小镇”的机遇,准备发展香菇种植。他带领党员和群众代表多次到外地学习考察,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由村集体筹资建起20个大棚,农户以土地或资金入股,企业负责提供菌棒、技术和销售。
在合作社统一运作下,香菇喜获丰收,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达到39万元。2020年,借助香菇种植的成熟经验,钓鱼台村参与大束镇“化零为整”蘑菇种植发展计划,利用周边15个村的中央财政扶持资金,建设45个香菇大棚,抱团发展,带动周边村庄共同致富。
“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每年合作社不低于10%给这15个村分红。”朱玉建介绍说。
产业兴旺,群众富裕。在朱玉建的带领下,如今的钓鱼台村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省级美丽乡村,年集体收入突破70万元,村民年可支配收入由原来的1.3万元增加到2.1万元。
朱玉建表示:“借助依山傍水的优势,继续发展文旅产业,继续在食用菌上做文章,引进新的品种和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深加工项目,做成食用菌项目生产链,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让村民增收致富。”
为保证今日华夏网互动言论平台之合法,请勿使用本平台发布如下类型信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宜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以非法民间组织名义活动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1、凡本网注明“来源: XXX (非今日华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赞同其观点,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本网邮箱: rmzg.ok@163. com